1、粒度太大:石灰石煅燒的速度取決于石灰的粒度與石灰石表面所接觸的溫度。在一定溫度下,石灰石的煅燒速度取決于石灰石的粒度。粒度越大,煅燒速度越慢。由于石灰的導熱系數小于石灰石的導熱系數,隨著石灰層厚度的逐漸增加,熱量越難進入石塊內部,煅燒速度變慢。所以大塊石灰石往往存在夾心,這是石灰生燒的主要原因。普通環(huán)保石灰窯粒度應控制在40-80mm為好,窯容大的可放寬到50-150mm。
2、燃料比例小或燃料熱值低:環(huán)保石灰窯燃料的配比與石灰窯的技術性能有關,目前部分新型環(huán)保石灰窯每燒一噸石灰所用煤炭已降至125公斤以下,環(huán)保石灰窯用煤一般要求熱值在5500大卡以上。燃料的粒度要有一定的控制,用末煤時要適當加水。
3、供風不合理:環(huán)保石灰窯內的石料依靠燃料燃燒高溫煅燒反應生成石灰,而燃料的燃燒需要氧氣(空氣)助燃,任何燃料的燃燒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燃料、氧氣、點火源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是風大火大風勻火勻,除煤炭與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加入外,合理的供風也顯得尤為重要,環(huán)保石灰窯斷面上局部風量有大有小,風大的地方煤炭燃燒充分,周圍溫度高,風小的區(qū)域煤炭燃燒不充分,石灰石得不到充分的反應,產生生燒現象。為使供風合理,通過調整供風高度和計算機仿真風帽,可使風壓穩(wěn)定均勻的進入環(huán)保石灰窯的斷面上,使燃料均勻燃燒。生產實踐經驗表明,豎式環(huán)保石灰窯生產率及所生產的石灰活性度低是爐內氣流分布不合理所致,而氣流分布不合理反映了普通風帽結構上的缺陷,我公司整合技術力量,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軟件模擬風帽周圍流場的變化,改變風帽結構,使用計算機仿真風帽結構改造后石灰窯內的氣流分布更為均勻,所生產的石灰活度較未改造的石灰活度提高15%以上。
4、過燒:生石灰質量的好壞,一方面要看氧化鈣、氧化鎂含量的多少,另一方面要看生石灰的生過燒率,生燒就是其中部分石灰石沒有完全分解,過燒則是石灰石煅燒過度,使生石灰致密,也稱過火石灰或死燒石灰。這一部分生石灰活性低、難分解,普通石灰石,正常的燃燒溫度為l000一1200℃,過燒灰通常是燃燒溫度過高、時間長,表面出現裂縫或玻璃狀的外殼,體積收縮明顯,顏色燒成了黑色,塊容增大。過燒的原因:首先考慮燃料的配比是否過大,應調整到合理配料,配煤量要充分考慮煤的質量,另外調整適宜的供風量。旋轉布料器是解決控制煤比及燃料在環(huán)保石灰窯內布置均勻的主要方法,多點旋轉布料器可以實現單點、多點、正向、反向等布料操作,布料器可以控制物料流、料量,使燃料均勻的布料,使燃料與原料充分混合而且布料均勻、燃燒充分